正文复制


人民代表报/2025 年/7 月/8 日/第 001 版
贺兰山下石榴红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开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万名人
大代表在行动” 主题实践活动纪实
本报通讯员 陈华辕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红花渠,开挖于公元 678 年,曾因两岸遍植红花药材而闻名。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灌溉面积萎缩,这里一度出现私搭乱建、脏乱差等现象,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如今,得益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代表提出的 《关于加快实施红花渠沿线道路空间适儿化改造项目的建议》 的落实,这条焕发新活力的千年古渠成为串联城市生态廊道与儿童成长空间的亮丽纽带。
红花渠之变,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开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万名人大代表在行动” 主题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主题实践活动)的生动案例。自 2024 年 6 月以来,全区 1.85 万名五级人大代表走进乡村社区、园区企业,充分发挥植根群众、熟悉基层的优势和自身专长,将政策的阳光播撒进民生的土壤,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贺兰山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从会场到现场
理论宣讲浸润群众心田
到现场去,到群众中去!
2024 年 6 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发出《关于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中深入开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万名人大代表在行动” 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号召全体人大代表主动融入所在村庄(社区)、企业、学校、单位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宣讲、答疑解惑等工作,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和X的民族政策精准传递给各族群众,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
“ 在一线”“ 去基层”“ 到身边” ⋯⋯一次次带着温度、饱含深情的宣讲活动,成为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的高频履职方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牵头抓总体工作,各市、县人大常委会协力推进,各地乡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因地制宜丰富宣讲的平台载体和形式内容,交出了一份份“ 聚共识、固团结” 的思想浸润答卷。
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丽日社区代表联络站利用“ 小马扎课堂”“ 楼栋微课堂” ,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 石榴籽” 故事等纳入宣讲学习内容,让广大群众了解X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