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5 年/7 月/14 日/第 005 版调查研究
谋篇布局

落子发力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调研综述
本报记者 孙琳
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一艘艘货轮正在进行繁忙的装箱作业,庞大的集装箱堆场、高耸的桥吊、往来穿梭的巨轮,勾勒出一幅高效、精准、智能的港口繁忙图景;画面中,一位穿戴智能仿生手臂的年轻人,弹奏出悦耳动听的琴声;另一位穿戴仿生腿的年轻人,兴奋地向调研组成员讲述着,他如何在强脑科技智能仿生腿的帮助下重拾生活的勇气与信心,成为一名健身教练的心路历程⋯ ⋯从宏大的外贸物流运转到关爱微小的残疾个体,调研组亲身感受到浙江创新步履不辍,以及展现出的强大改革创新活力。浙江创新活力涌现,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给调研组留下深刻印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X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浙江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高质量一体化布局发展重大生产力。“ 十五五” 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我国对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将会提出更高要求。围绕“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主题,6 月 10 日至 13 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勇带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组赴浙江调研,4 天 4 城,在梅雨连绵中深入杭州、嘉兴、宁波、温州等地,看港口、进工厂、访院所,面对面交流、实打实调研,详细了解浙江在区域经济布局、产业集群打造、科技创新驱动等重大生产力布局方面的探索与成效。
集聚新动能 增强产业支撑力
沙漠与滩涂之上,太阳能面板随光而动;万家灯火的房屋中,智能家居系统精准调控;高铁与城轨飞驰间,电气设备稳定护航⋯ ⋯ 这些场景背后,都有着一家叫作“ 正泰集团” 的身影。走进正泰生产车间,调研组看到,流水线上机械臂精准运行、AGV 小车有序穿梭;智能管理平台大屏上,生产进度、 设备运行状态一目了然⋯⋯人工智能与生产制造深度融合的场景,让调研组感受到了这座起家于乐清市的“ 超级工厂” 的生机。
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告诉调研组,企业近年来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将每年销售收入的 3%至 12%投入研发,目前累计获 11000 余项专利授权。
在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一幅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交相辉映的“ 富春山居图” 徐徐展开,令委员们感到惊喜。在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乙烯罐区临时装车点,满载生物基苯的货车驶出厂区,其产品“ 生物基苯” 的出厂流程被正式打通;在生产装置区,成群的白鹭盘旋翱翔,从航煤储罐和炼油装置顶端擦身而过⋯ ⋯ “ 20 多年来,镇海炼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 殷殷嘱托,坚定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级,不断深化无废基地实践,引领构建更高水平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称。
“ 绿色与科技的融合在此刻具象化了。” 调研组对镇海炼化竖起大拇指。点赞的同时,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黄玉治提出期待,“ 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化工产业的布局,推动化工产业梯度有序转移和建设,结合煤化工来布局解决石化化工行业‘ 北油南运、西油东调’ 问题,防止低端甚至落后的化工产业向西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