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友报/2025 年/7 月/11 日/第 001 版
运用“ 千万工程” 经验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
——省政协围绕“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建言综述
记者 卜令伟
“ 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 经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于辽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 日前,省政协举行远程协商会,组织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议题协商议政、建言献策。
为开好本次协商会议,省政协组织委员会同有关专业团队,对浙江、江苏、重庆等七省市 23个县(市、区)27 个乡镇及特色项目进行深入调研。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戴长冰表示,先进地区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已经实现从被动“ 修补” 到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双向驱动的蝶变跃升,形成了全链条闭环人居环境焕新范式。我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要“ 规划引领、配强队伍、长效运营、产业赋能、高效治理” 五位一体统筹推进。
“ 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村庄规划仍存在突出问题。” 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马猛建议,要创新规划编制方法,构建多层次规划体系,综合考虑地理单元完整性、产业关联性与规模性、生态系统性等要素,突破单一村庄规划限制,灵活确定村庄规划编制层次。要以“ 多规合一” 为导向,统筹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规划布局,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农田集中连片、村庄集聚宜居、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系统修复。重点打造“ 综合整治+产业升级” 示范样板,形成“ 规划编制—整治实施—产业导入” 一体化推进机制,系统性破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空间碎片化、低效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