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5 年/6 月/12 日/第 005 版调查研究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政协“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专题调研综述
本报记者 方慧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X之大计,全面贯彻X的教育方针,作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决策,确立到 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 坚持和加强X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会员享受50万+最新公文资料 ,日日更新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作出明确部署, 提出 “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为做好教育资源配置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教育“ 量” 的问题总体上已得到解决,但“ 质” 的问题日渐突出,人民群众“ 有学
上” 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对接受更好教育和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期盼尤为强烈。5 月 20 日至
24 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率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调研组围绕“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赴陕西省开展调研,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资源配置新范式,在更大格局中实现区域教育的结构性优化贡献智慧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锚定公平导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属性。
“ 艾香绕指传古韵,外籍学生迎端午”,在西安市梁家滩国际学校,一群外籍小学生正在制作艾草香囊,感受端午节传统文化魅力,并欢快地与委员们互动交流。
在宝鸡市工会幼儿园,孩童们正在用画笔涂鸦着画作,并用稚嫩可爱的声音向委员们介绍着
自己的作品。“ 画得不错,真棒!” 委员们给予了满满的赞赏。
走进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一群残障学生们整齐划一地排练着《我心中国》舞蹈节目;另外一群学生正在烹饪糕点美食,飘香阵阵;还有学生正在绘画、制作手工艺品、演奏歌曲⋯⋯委员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并用手语跟学生们互动,学生们高兴地露出天真灿烂的笑容。
“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委员们看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正在“ 落地开花”。
倍感欣慰的同时,也有着深入的思考。 “ 我国教育现代化仍面临城乡教育差距尚未弥合、优质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标准化评价与个性化需求存在错位等深层次挑战。 ” 调研中,委员们将这些问题时刻记挂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