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云南政协报/2025 年/7 月/8 日/第 008 版人物风采
将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访云南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蔡金明
本报记者 张音笛 张莹莹 通讯员 广耀颖
在原子尺度的微观世界里,他通过“ 多米诺环化反应” 实现纳米石墨烯的精准调控,让“ 中国声音” 响彻国际期刊;在红土高原的产业沃土上,他以“ 学研产用四极融合” 架起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桥梁,让石墨烯技术走进千家万户。他就是云南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昆明理工大学教授蔡金明。,会员享受50万+ 最新公文资料,日日更新
近日,国际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了昆明理工大学(以下简称“ 昆工”)教授蔡金明团队的一项突破性成果:创新性地利用表面化学“ 多米诺环化反应”,首次在原子尺度实现了纳米石墨烯结构的精准调控。这项研究不仅突破了传统合成技术的瓶颈,更揭示了石墨烯电子特性的深层奥秘,为下一代研发高性能电子器件铺就了基石。
而这一成就的取得,只是蔡金明二十年如一日扎根低维材料研究取得成就的一个缩影。作为云南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他始终践行着“ 学研产用四极融合” 的理念,将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科技成果注入产业脉搏中。
从苍洱学子到专业学者:一路求索的“ 原子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