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5 年/7 月/7 日/第 005 版调查研究
守正创新出精品

构筑文化新高峰
——全国政协“ 提高文化原创能力,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
工作机制” 专题调研综述
本报记者 朱润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围绕提高文化原创能力,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构筑中华文化的新高峰。”
6 月 3 日至 7 日,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专题调研组围绕 “ 提高文化原创能力,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 ,前往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开展调研。6 月中下旬,调研组又先后到中国作协、中国文联走访座谈,了解相关单位发挥组织职能和专业优势,在重大主题创作、人才教育培训、文艺评奖评论、采风深扎扶持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深入了解情况,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为提高文化原创能力、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贡献智慧和力量。
坚守人民立场 引领主题精品创作
电视剧《人世间》《北上》、舞剧《红楼梦》在全国形成“ 出圈” 影响;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实现全国 348 种传统戏曲“ 大团圆” ;昆剧《瞿秋白》等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 奖⋯⋯近年来,江苏文艺在全国的显示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江苏省文化领域繁荣发展的“ 密码” 是什么?在座谈会上,通过江苏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的介绍,调研组获得了一些答案——坚持全领域协同,健全重大题材发布推介、重点项目评估论证、重点作品跟踪推进、优秀作品传播推广等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流程;全要素集聚,健全政策保障、资金统筹、平台支撑等关键机制,为文艺创作提供保障;全链条推进,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双轮驱动” ,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向提升;全周期扶持,设立重大题材扶持资助资金、优秀文艺成果奖励资金等,做好文艺创作扶持和激励引导;全过程推广,创办打响“ 紫金文化”“ 扬子江文学” 品牌,构建以精品展示、人才推介、文化惠民为内容的平台体系⋯⋯
“ 江苏作为经济和文化强省,文化积淀深厚,人才优势突出,具有提高文化原创力的条件和资源优势。” 调研组充分肯定了江苏省在打造文艺创作生产“ 五全” 机制方面的有益探索与成效。
调研组表示,文艺创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文艺界人民团体要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通过重大主题牵引、制定规划指引、评奖评论引导等举措,为文艺创作提供高质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