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5 年/6 月/30 日/第 001 版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综述之四
本报记者 方慧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创新很重要,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要坚定不移、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强调“ 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6 月 23 日至 25 日,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京召开,与会常委、委员围绕“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展开专题讨论,为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教育要与创新发展携手同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是联结三者的纽带和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
“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还需要进一步解决教育大而不强以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破除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各类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 郑和常委在交流讨论时谈道。
胡刚常委表示,要完善学科专业体系动态适配机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优化学科设置,建立专、本、研三级学科专业目录协同联动机制,健全人才供需结构动态联动机制,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持续供给体系。
高志国委员认为,要定期发布《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目录》,引导高校增设人工智能、区块链、合成生物学等前沿学科,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实施“ 基础学科振兴计划” ,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领域设立“ 拔尖人才培养特区” ,给予招生、培养、经费、就业等方面的特殊政策,筑牢原始创新根基。
“ 高等院校要积极探索构建一个深度融合、阶梯递进、知行合一的教育生态系统,才能更好地契合经济社会创新发展趋势。” 施荣怀常委表示,要顺应科学技术创新发展趋势,全面推进高等院校的教育数字化,只有培养具备专业学科知识和人工智能技能的复合型学生,才能符合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
在张灼华常委看来,要支持研究型大学将国家战略需求与自身教育发展诉求深度融合,大胆开展自主改革探索,形成“ 外源性+内源性” 协同驱动模式,更好地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力支撑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