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政协报/2025 年/7 月/11 日/第 005 版调查研究
激发创新动能 推进江西更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
——全国政协 “ 深化融合发展, 推进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 调研综述
本报记者 刘圆圆
江西,这片镌刻着红色记忆的土地,正以坚定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近期,全国政协副主席咸辉率全国政协调研组赴江西,围绕“ 深化融合发展,推进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 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赴赣州市、吉安市、南昌市等地展开实地调研,深入产业前线与改革前沿,亲身感受江西在推动内陆开放、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等方面展现出的崭新面貌。委员们结合自身专业与港澳视角,为江西发展建言献策,提出深化赣港澳合作、构建国际联通平台等思路。其间,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谭文英还开展了委员履职“ 服务为民” 活动,为赣州企业作了质量和知识产权专题讲座。
扬长补短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作为内陆省份,江西近年来围绕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持续打破区位限制、厚植开放优势。本次调研的赣州国际陆港与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正是江西推动内陆开放的“ 桥头堡”。
调研组一行来到位于赣州市南康区的赣州国际陆港时,铁海联运集装箱装卸运输作业正在有序进行。
近年来,赣州市统筹推进赣州国际陆港、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四区融合”。目前,赣州国际陆港铁海联运班列已连接深圳、广州、厦门等五大沿海城市港口,内贸班列通达全国主要物流节点城市,物流通道全面畅通,网络布局便捷高效;中欧(亚)班列已打通阿拉山口、霍尔果斯、满洲里等沿边口岸,为物流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位于南昌的向塘国际陆港也是区域内重要的集散中心,承担起南昌都市圈产业集聚与物流辐射的双重职能。 与之相配套的南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已成为支撑农产品、 生鲜食品 “ 走出去”的核心设施。
“ 全国有三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分别在宁夏、贵州、江西。与其他两个相比,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虽是内陆,但靠近沿海,毗邻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江西社团联谊总会会长吴辉体表示,江西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要探索与沿海地区对接融合、创新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对此,吴辉体建议,江西要探索在重点区域试行与粤港澳大湾区一致的规则制度。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与大湾区的交通物流体系,特别是完善水运、空运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江西多式联运标准化发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 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会长黄楚基也感叹这几个重要枢纽和基地的联动发展,正逐步将江西打造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他建议进一步推动赣州、向塘两大陆港功能提质扩容,拓展与东南沿海港口协作,加快南昌冷链基地运营能力建设,形成内陆与海港联动发展新模式。
固本兴新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