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汕尾日报/2025 年/6 月/16 日/第 003 版城区新闻
银丝自熠熠

辉映云霞红
——新港街道“ 五老” 队伍“ 微治理” 构建大和谐生动实践
汕尾日报记者 张文滨
在城区新港街道,活跃着这样一群特殊的“ 编外干部”:他们或是退休老支书,或是资深老船长,或是热心老大妈,虽已银发染鬓,却依然奔波在背街小巷、船头岸边,用熟稔的村情民意、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基层治理注入温暖而坚韧的力量。
近年来,新港街道以“ 老支书帮帮团”“ 老船长调解队”“ 老大妈服务队” 等特色队伍为抓手,构建起“ X建引领、多元共治、精准服务” 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 五老”(老干部、老X员、老模范、老教师、老战士)成为破解民生难题的“ 金钥匙”,书写了新时代“ 枫桥经验” 的新港篇章。,会员享受50万 +最新公文资料,日日更新
老支书帮帮团:经验足点子多
今年 2 月,一场为时两年的工伤赔偿纠纷在该街道司法所画上句号。65 岁的泥水工人在工地作业时被坠落的工友砸伤,虽双方都在第一时间送院治疗,却与包工头等人因二次手术费用金额等陷入僵局。此时,“ 老支书帮帮团” 主动介入,凭借多年基层工作经验,一方面安抚伤者家属的情绪,另一方面从法理、情理双重角度劝说包工头: “ 都是乡里乡亲,何况工伤情况清楚,尽早解决才是正理。” 经过 3 轮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赔偿协议,矛盾得以妥善化解。
这支由 12 名退休老支书组成的队伍,是新港街道基层治理的“ 活地图”。他们走街串巷开展“ 入户联心”,用“ 大白话” 解读医保政策、以“ 拉家常” 收集民意诉求。在海滨社区,老支书们通过“ 板凳会”“ 擂茶会” 等形式,将政策宣讲融入烟火气——有人现场演示手机缴医保,有人用案例解析“ 以旧换新” 补贴⋯⋯今年以来已协助解决民生问题 21 件,调解矛盾 6 起。正如新园社区老支书余经金所言:“ 我们多跑一里路,群众就少操十分心。”
老船长调解队:威望高善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