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经济日报/2025 年/7 月/5 日/第 004 版特别报道
文明之花绽古县
满城芬芳沁人心
——古县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景扫描
本报记者 张文华
在十里长廊生态公园的步道上,市民或慢跑或散步,尽享惬意时光;相如里步行街品牌林立,人潮熙攘,涌动着现代商业的蓬勃活力;北城新区建设工地,吊臂高悬、机械轰鸣,交织成一曲热火朝天的奋进乐章⋯⋯位于太岳山区的古县,正以“ 内外兼修” 的崭新姿态,书写着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精彩答卷。
近年来,古县始终践行“ 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 宗旨,准确把握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由面子向里子、由集中向常态、由粗放向精细、由县城向全域“ 四个转变” 的发展脉搏,紧扣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 团结奋进、 守正创新, 实现了城市文明指数与群众幸福指数的 “ 双提升”。
古县县委书记刘泳多次带队专题调研、现场办公、扁平化调度。他强调: “ 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最高的城市品牌,创建关乎城市品质形象,更关乎百姓福祉,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他要求全县上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责任担当,压实责任、聚焦重点,深化创建工作,注重内外兼修、提升精细管理、凝聚强大合力,建设更有品质的文明城市,让创建成果实实在在惠及千家万户。今年 5 月,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古县成功蝉联“ 全国文明城市” 荣誉称号。
城市焕新
从面子“ 靓” 到里子“ 暖” 的华彩转身
盛夏古县,处处涌动着扩容提质、颜值气质双升的奋进热潮:从碧波荡漾、锦绣十里的生态长廊,到文脉赓续、设计新颖的城市客厅;从商贾云集、人声鼎沸的“ 相如里”,到塔吊林立、如火如荼的北城新区建设现场⋯⋯家园焕新的活力无处不在。
古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晶说: “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深沉的内在品质,也是人民美好生活最温暖的幸福底色。我们将始终坚持创城为民、创城惠民,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奋力绘就古县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美丽图景。”
城市之美,贵在底蕴与品质。古县紧紧围绕市委“ 一城一区一园四地” 战略定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品质、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品质的“ 内外兼修”,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内涵、价值与魅力,倾力打造临汾“ 双品质建设” 的山区特色样板。
在岳阳路与涧河北路交汇处,一座融入历史文化与地域特色的新地标—岳阳园即将揭开面纱。这座占地近 9000 平方米、绿地率超 54%的多功能游园已进入冲刺阶段。园内“ 微地形” 起伏自然,林荫小道蜿蜒曲折,乔灌花草错落有致,建成后将满足市民亲近自然、休闲健身的多元需求。
古县始终将城建与民生福祉紧密相连,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焕然一新的相如里商业街,便是活生生的例证。昔日的偏僻巷道、裸露沟渠,经 2767 万元投资改造,通过平面、立面、空间、业态、内涵“ 五位一体” 的升级,蝶变为融合现代气息与地域文化的时尚街区,雕塑小品、游乐设施、13 间特色美食小屋点缀其间,让古县更有颜值、气质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