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安徽日报/2025 年/6 月/6 日/第 013 版
扬皖所长 共谱新篇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特别报道
芜湖 主动靠上去 抢抓一体化机遇
中共芜湖市委宣传部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 是安徽发展的最大红利。 芜湖作为安徽连接沪苏浙的 “ 桥头堡”,紧扣“ 一体化” 和“ 高质量” 两个关键,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乘着长三角的“ 东风”、搭上“ 一体化” 的快车,既做参与者、受益者,更做推动者、贡献者。,会员享受50万 +最新公文资料,日日更新
创新协同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2023 年芜湖在上海创新设立“ 科创飞地”,积极推动“ 孵化在上海、产业化在芜湖,研发在上海、生产在芜湖,前台在上海、后台在芜湖” 的协同创新模式。
5 月 27 日,在上海市松江区,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芜湖(上海)产业创新中心二期项目建设现场,一栋新建大楼已经拔地而起。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这座承载着芜湖科创雄心的地标性建筑正式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芜湖市“ 科创飞地” 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该项目总投资近 10 亿元,总建筑面积 8.27 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芜湖“ 鸠兹科创湾” 的联动发展区。芜湖投控集团总经理王孝伟介绍,项目通过上海研发+芜湖制造的协同创新模式,将打造成芜湖在上海的形象展示窗口、高端人才集聚中心和面向国际的交流平台。G60 科创走廊将以此为新支点,构建研发在上海、转化在芜湖的跨区域创新生态。
何为“ 科创飞地” ?通俗地说,是指一地在异地设立科创园区、科创平台等,通过科创要素和产业要素跨区域对接,从“ 飞入地” 汲取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赋能本地产业发展。
自“ 科创飞地” 启动以来,芜湖与上海及长三角区域的协同合作进一步深化。目前,已有 20余家本地领军企业在上海设立研发机构,涵盖车联网、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及航空电子等多个领域。通过这一平台,芜湖成功吸引了众多海内外高端人才。
作为安徽首个在沪购地自建的科创飞地,这个并不大的园区已经成为创新要素聚集的科创高地。目前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芜湖产业创新中心一期项目已有芜湖造船厂、溜溜梅、金安世腾、瑞佑自动化等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并陆续入驻,累计入驻企业 20 余家,招引海内外高端人才超百人。二期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预计 2025 年底完工。
奇瑞是较早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的芜湖企业。 “ 上海是制造业高地和科研高地,产业齐全、人才富集,设立‘ 科研飞地’ ,能够形成创新合力。” 奇瑞汽车上海研发中心负责人王昱昕介绍,上海研发飞地近些年是奇瑞在上海的人才高地,奇瑞与当地的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近些年每年专利增长率保持在 30%左右。
芜湖支持奇瑞等企业在整车制造、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与沪苏浙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加大关键技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共同构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的创新生态圈,聚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整体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