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安徽日报/2025 年/6 月/7 日/第 013 版扬皖所长 共谱新篇
天长 争当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排头兵”
中共天长市委宣传部
三面被江苏环绕的天长市,历来是我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和民营经济发展的“ 重
镇”,以天大、天康等为代表的一批“ 天字号” 企业蜚声海内外。
近年来,天长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锚定“ 全国百强进位次、长三角争一流、江苏周边当先进” 的奋斗目标,科学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奋力在长三角地区县域高质量发展上争先进位。2024 年实现 GDP777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2.3 亿元,均位居全省县级第四。荣获“ 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一批“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名单,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连续 10 年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民营经济始终稳坐全省一类县市前三。
突出集群集聚
以产业“ 提质” 带动发展“ 提速”
天长市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以“ 3+3” 产业链为主导,统筹做
好“ 焕新、壮大、培育” 三篇文章,推动产业向“ 微笑曲线” 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加快传统产业“ 老树发新芽”。大力推动仪表线缆、电子产品以及玩偶玩具“ 老三样” 迭代升级,积极探索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天长路径。特别是仪表线缆产业,是天长最具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天长市持续做大做强仪表线缆产业集群,瞄准特种电缆、高端智能仪表、系统集成等领域,成功研发高精度雷达物位仪、智能气体传感器等 20 多项高端产品,温控仪表占全国 60%以上市场份额,“ 华龙 1 号” 核级电缆处于国内最高水平,航空电缆实现零的突破,涡街流量计转换器等 25 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仪表线缆产业实现从高质向高端迈进,产值突破 550 亿元,集聚企业超 500 家,集群建设成效评估全省前三,获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级智能测控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
加速新兴产业“ 小苗成大树”。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合金材料产业集群成势,全省铝业协会成立大会在天长举行,鑫铂股份成为首任会长单位、产值连续多年增长,形成涵盖铜基、铝基、铁基、镁基、镍基的产业集群,成为长三角最大的铝基材料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入围全省产业基地建设名单,实现规上产值 120 亿元、增长 17%,投资 51 亿元的博源环回锂电池循环项目建成投产,鑫铂新能源、众鑫科技等企业成为比亚迪、吉利等长期合作伙伴;半导体产业锋芒初露,投资 53 亿元的硅产科技开工建设,投资 5 亿元的硅基新材料建成投产,年产 240 万片高端显卡的台资企业日达科技投产达效。
推动未来产业“ 领航新赛道”。天长市主动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规律,在看得准、有基础的领域合理规划,统筹做好“ 外引”“ 内培” 两篇文章,在低空经济、氢能储能等领域实现破题。投资 4 亿元的通用机场加快建设,泛美航空天长大学城建成招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在校学生达到 7000 人,该市将依托通用机场,加强南信大气象、雷达等专业的智力支持和泛美航空的技能人才支持,大力推动航空器制造、通讯导航设施、大气检测、航空旅游、飞行培训、应急保障等领域发展。加快推进张铺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水制氢、液化、储运等产业,目前已招引落户项目 3 个。
坚持创新驱动
以科创“ 变量” 激活发展“ 增量”
天长坚持以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为牵引,抢抓长三角跨区域协同创新机遇,加快建设创新要
第 1 页 共 3 页

素集聚、创新生态一流、创新动能强劲的创新城市,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