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民族时报/2025 年/7 月/18 日/第 001 版
石榴红艳处
巾帼绽芳华
——云南巾帼力量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时代华章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冯琴
一根根彩线穿梭于织机,一件件绣品走出深山,一位位女性创业者助力乡村振兴⋯⋯在云岭大地,各族妇女正用心用力用情编织着民族团结的幸福图景,为“ 中华民族一家亲” 的壮美画卷添砖加瓦。
心手相连 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在怒江大峡谷深处,1300 余名“ 爱心妈妈” 组成三支队伍,通过“ 一对一”“ 一对多” 的方式为 1900 余名留守儿童撑起爱的晴空。这支由留守妇女、妇联干部和挂联单位组成的队伍,成为云南各族妇女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
德钦县澜沧江畔的巴东村曾因劳动力外流被称为“ 空心村”,如今在藏族妇女春花创立的桑卓民族服饰公司带动下焕发新生。 近 70 名各族姐妹共同穿针引线, 让传统服饰焕发现代魅力。“ 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还能照顾老人孩子!” 藏族妇女泽仁曲宗的感慨道出大家的共同心声, 曾经的 “ 打工村” 已蝶变为“ 服饰村”。
玉溪市红塔区的 1600 多名妇联执委每人联系至少 3 户家庭,将民族政策宣讲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在雷凤华家庭养殖场,哈尼族夫妻李龙居和李荷芯不仅获得就业机会,更与汉族雇主建立了亲人般的情谊。两个民族的家庭同吃一锅饭、共耕一片地,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乐章。
薪火相传 织就共同富裕金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