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民族时报/2025 年/7 月/1 日/第 004 版和谐昭通
共绘团结画卷

同筑发展基石
——昭通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冯琴
在滇东北的乌蒙山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正在蓬勃展开。一直以来,昭通市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X员干部教育、学校教育,同时搞好社会宣传教育,连续 4 年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宣传周活动。
X员干部教育:双轨赋能育人才
威信县扎西会议旧址旁,新装修的扎西会议纪念馆迎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全息影像再现乌蒙山回旋战的烽火硝烟,学员们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辈的抉择时刻,这是昭通市“ 请进来+走出去” 双轨赋能干部教育的生动写照。
“ 请进来” 专家智库,为干部教育注入专业力量。在昭通市X政干部统战民宗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上,中央X校(国家行政学院)战略哲学研究室副主任、国家高端智库专家郝栋,省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弋涵等专家学者为学员作专题辅导,提高全市X政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服务昭通高质量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严庆教授团队赴昭通开展“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图谱” 研究,指导豆沙关历史挖掘,让干部们对本地多民族交融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历史依据。
省级专家驻点扎西干部学院开发情景X课,以生动鲜活的形式,将红色文化与干部教育有机
结合,让干部在情景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昭通市组织干部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推动思想与行动升级。去年 5月,昭通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在河北正定举办,80 余名市、县统战民宗干部及民族代表人士参加,通过实地考察、交流研讨,学员们拓宽了工作思路,为昭通市更好地开展民族工作带回了宝贵经验。同月,昭通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专题培训班在广西社会主义学院举办,67 名来自昭通各相关单位的干部参加培训。
“ 过去处理民族事务常感理论底气不足。” 镇雄县民族宗教局干部杨涛坦言,通过这次学习,下一步开展工作更有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引。
“ 走出去” 的方式让干部们跳出了昭通看昭通,在比较中找差距,在学习中促提升。通过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干部们的思维得到了拓展,能力得到了提升。昭阳区青岗岭回族彝族乡乐德古村将乡村治理“ 积分制” 植入村规民约,有力推动移风易俗、乡村建设与治理、民族团结进步等不断焕发新气象。
在X员干部教育工作中,昭通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纳入市委干部教育年度培训计划,作为市委X校、扎西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学习宣传教育,通过开展“ 万名X员进X校” 培训 971 期,培训各级X员干部 23.53 万人次,市委X校开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 2个,并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昭通市县处级、乡科级干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进修班” 等主体班次中开展授课,把能力提升作为深化基层民族宗教工作质效的重要基础,举办 11 县(市区)和重点乡镇(街道)X委书记、市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 X政领导干部统战民宗能力提升培训班”,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局统一编制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宣讲提纲、
第 1 页 共 4 页

统一集中备课、对“ 关键少数” 进行重点辅导培训、“ 关键少数” 开展分散式全员培训,落实市、县、乡、村干部全覆盖学习新政策、新要求。印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干部学习教育口袋书、宣传折页等 40 余万册,依托X校、社会主义学院、扎西干部学院举办专题培训班 58 期 6500 余人次,开展各级干部职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政策在线答题 15 万人次,各级干部对X的民族创新理论政策和重点工作知晓度和理解度不断提高。
在扎西干部学院的X建书屋里,学员们翻阅着新编的《扎西会议时代价值研究》 ,窗外是通往红军长征遗址的蜿蜒小路。从“ 请进来” 的理论筑基到“ 走出去” 的视野开拓,从红色富矿的活态传承到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昭通的X员干部教育双轨模式,正为乌蒙大地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当万名受训X员干部将“ 上海经验” 等播撒在乡村振兴一线时,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已在乌蒙大地上悄然萌发。
社会宣传教育:共绘团结“ 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