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银川日报/2025 年/7 月/2 日/第 004 版要闻· 县区
贺兰县探索“ 六维六嵌” 实践路径
民族团结之花在日常生活中绽放
本报记者 梁小雨
“ 矛盾在长廊下化解,心与心的距离在议事中拉近”“ 花匠手工坊里,大家用毛线钩织出共同的幸福”“ 社区邻里节让不同民族的居民越走越近” ⋯ ⋯ 在贺兰县,多民族居民在朝夕相处中增进了解,在携手奋斗中凝聚共识,在共享成果中升华情感,让“ 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的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
去年以来,贺兰县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按照“ 银川市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 品牌“ 1661” 总体思路,积极探索“ 六维六嵌” 的实践路径。通过实施X建引领、和谐融居、精神相依、共同富裕、协同治理、情感交融六大行动,着力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的温馨家园、共建共享的发展平台、共事共乐的生活场景,持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贺兰大地生根发芽。
长廊之下 “ 露天过道” 变“ 家门口会客厅”
走进富兴街街道金河社区祥和家苑小区,木质长廊宛如纽带串联楼宇。廊边月季盛放,与廊下织毛衣的阿姨、对弈的老人、嬉戏的孩童相映成趣,这里被居民亲切地称作“ 家门口会客厅”。然而曾经,它只是雨雪天里令人发愁的“ 露天过道”。
“ 以前长廊光秃秃的,刮风下雨没处唠嗑,只能闷在家里。” 居民王春花的感慨,道出了小区各族居民的烦心事。金河社区创新采用“ 街道统筹+社区推进+居民参与+物业服务” 的模式,争取专项资金为长廊和凉亭加装顶棚。改造后,居民自发栽种鲜花装点“ 小花圃”,67 岁的居民马步祥笑着说:“ 种下的是花,换来的是家门口的‘ 诗和远方’ ,我们都是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