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云南日报/2025 年/7 月/13 日/第 007 版基层观察
昆明市盘龙区桃园社区构建“ 互嵌式” 社区发展模式——
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开得更艳
本报记者 王怡文
“ 曾经沧海难为水 寻得桃源好避秦” ——这副清光绪年间昆明县令府邸对联中的“ 桃源”二字,就是昆明市盘龙区鼓楼街道桃源社区名字的来源。如今,这里不仅是彝族、傣族、白族、回族、纳西族等 23 个少数民族 615 名同胞的和谐共居之地,更是省、市、区三级联创共建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多年来,桃源社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五大互嵌式发展主题,形成了共建共享、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区环境,实现民族团结同心、社区事务同治、发展成果同享、社会和谐同创的良好局面。
空间互嵌 构建宜居宜业环境
桃源社区以辖区内 28 个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着眼于提升居民居住品质、整治小区环境景观、完善便民设施,聚焦小区整体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拓展功能。同时,组织开展多种多样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增进情感联结和思想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