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德州日报/2025 年/7 月/23 日/第 001 版
通过制度重构、服务升级、执法革新,德州政法机关——
以法治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
本报记者 张明昭 本报通讯员 周文丽
黄河生态城法庭被省法院命名为“ 枫桥式人民法庭”;“ 德检安商” 品牌获评全省检察系统优秀品牌,4 起案件获评全国、全省典型案例;公安机关“ 车检一件事” 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今年以来,德州政法机关以“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为指引,通过制度重构、服务升级、执法革新,构建起全链条法治保障体系,为市场主体坚定了发展信心。,会员享受50万+最新公文资料,日日更新
高位部署
构建协同共进新生态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需从顶层设计着手,凝聚各方合力。5 月 19 日,市委政法委召开全市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印发《全市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 ,从提高ZZ站位、抓住工作重点、强化统筹推进等方面,对全市政法工作进行系统部署。
与此同时,市法院制发《关于完善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席会议机制的实施方案》 ,为企业破产处置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市检察院制定《涉案财物处置诉讼化实施细则》 ,规范了涉案财物处置流程;市公安局推出《全市公安机关助力提振消费护航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 ,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治安环境;市司法局编制《东盟国家法律研究汇编》 ,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这些制度机制的出台,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行。
市委政法委先后 2 次对各县市区及市直政法单位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及专项工作进展情况加强督促指导,对工作进展缓慢的部门单位进行重点帮包,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优化服务
打造高效便捷新体验
全市政法机关聚焦企业需求,全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