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茂名日报/2025 年/7 月/22 日/第 003 版专题
以政法之力护航“ 百千万工程”
编者按: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法治思想领航法治中国建设阔步向前,开辟了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的新境界。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及中央、省委政法委和市委工作部署,茂名市委政法委联合茂名日报社推出《以政法之力护航“ 百千万工程”》专版报道,充分展示各地各政法单位以高水平法治护航茂名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努力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茂名平安茂名。
甜蜜经济,这样助“ 荔”!
茂名高州是全国最大的荔枝连片生产基地,2024 年产量超 20 万吨,产业总产值达 90 亿元,成为富民兴村的重要产业。
在这片 288 平方公里的荔枝主产区, 高州法院金山法庭以 “ 法治护荔” 为使命, 创新打造 “ 荔枝法庭” 品牌,用司法温度守护“ 甜蜜经济”。
涉荔纠纷如何“ 不出镇” ?
近日,电商大户阿芳带着一箱腐烂的荔枝冲进镇综治中心。原来,她通过某物流公司发往外
地的 100 多箱荔枝因冷库故障全部变质。
镇综治中心立即启动“ 中心吹哨、部门报到” 应急机制,由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督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解组在物流公司冷库集结。
“ 温度记录显示冷库曾断电 6 小时。” 市场监督所人员固定证据时,物流公司负责人仍辩解:“ 只是短暂故障,对荔枝质量影响不大。” 金山法庭庭长朱祖永现场普法,明确指出物流公司应当承担的荔枝存储保管义务。每耽搁一分钟,荔枝损失都会不断增加。经 3 小时调解,物流公司最终全额赔偿 6 万元。
这是金山法庭主动融入“ 1+6+N”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的生动实践。法庭以 2 个审判团队为核心,联动辖区 4 个镇(街)综治中心、55 个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将解纷阵地前移到田埂果园,近三年,通过“ 1+6+N” 工作体系诉前化解涉荔纠纷 317 件,调解成功率超 90%,实现“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的良好效果。
法庭为何搬到“ 家门口” ?
5 月,分界镇储良村口的百年荔树下,国徽高悬,几张桌子搭建的“ 审判席” 前,三十多位果农正旁听一起产品质量纠纷。
原告黄伯称,用了在某农资店购买的保果剂,导致未能保果、出现黄叶问题。而被告农资店
老板辩解称,黄伯用药浓度超标。
主审法官朱祖永当即邀请农技站专家现场检测,发现药剂氮含量严重超标。最终该案当庭调解:农资店赔偿损失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庭审之后,“ 法律微课堂” 就地开设,法庭自编的《“ 以案说法” 案例选编》在果农们手中不停传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