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苏法治报/2025 年/7 月/10 日/第 004 版
辉煌十四五 政法显担当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江苏实践
东海县法院青湖人民法庭
“ 小切口” 做实基层社会治理“ 大文章”
本报记者 吴东平 王晓红
在东海县青湖镇,一场小法庭“ 撬动大治理” 的实践正在上演。东海县法院青湖人民法庭以“ 抓前端,治未病” 为导向,以创建“ 枫桥式” 人民法庭为契机,锚定多元解纷、产业赋能、生态守护三个“ 小切口”,将司法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末梢。近三年,该法庭案件调解率、法定审限内结案率、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一审服判息诉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市法庭前列,为促进乡村治理、服务乡村振兴打下坚实法治基础。2023 年青湖人民法庭获评“ 全省优秀人民法庭”。
解纷有道:
52.09%调解成功率背后的机制创新
2025 年 1 至 4 月,青湖法庭先行调解成功率达 52.09%,居全市法庭前列。青湖法庭构建“ 调解优先、分层递进、司法兜底” 的递进式解纷体系,推动矛盾化解从“ 终端裁决” 转向“ 源头疏导”,法庭与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协同处置等工作体系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
近日,13 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在“ 王广银调解工作室” 集中先行调解,从收案到结案,仅用了 4 个工作日。被告孙某雇用原告时某等 13 人在某商业广场工地施工,共欠劳务费 10 万元。因孙某未支付劳务费,时某等人来到青湖法庭,共同提起诉讼。
青湖法庭启用群体性纠纷示范裁判机制,选取其中一件案件为示范案件,其余案件为平行案件,并诉前分流至调解员处进行先行调解。经过调解团队的努力,12 件案件签订了调解协议,约定被告孙某于 7 日内支付劳务费。另一起案件因原告刘某急需医疗费,经调解员做工作,孙某当场转账支付了刘某的劳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