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内蒙古法制报(汉)/2025 年/7 月/30 日/第 008 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法院全面推广“ 示范文本” 使用
按下矛盾纠纷化解“ 快捷键”
本报通讯员 王雪珂
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司法部、全国律协发布 67 类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于 2025 年 7 月 14日起在全国法院全面推广使用。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法院创新工作举措,升级司法服务,把示范文本作为打通司法服务“ 最后一公里” 的重要抓手,逐步探索出一条司法服务提质与源头治理增效的新路径。
聚焦精准触达
点亮诉服大厅“ 先行区”
“ 本来我还在为撰写起诉状发愁,没想到示范文本这么方便。” 近日,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在青山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完成了要素式起诉状的填写后,感慨地说道。
自示范文本推广工作开展以来,青山区法院X组将“ 两状” 示范文本应用列为“ 一把手” 工程,召开专题部署会,建立“ 月调度、季研判” 机制,以“ 线下实体化指引+线上数字化赋能”的方式进行全面推广。 该院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置服务专区, 摆放示范文本, 张贴二维码, 设立 “ 示
范文本” 填写指导岗,并每周开展专题轮训,推行“ 应诉通知书+要素式答辩状” 同步送达模式,开通“ 问卷调查回访通道”,动态优化文本格式。同时,该院全面升级智能辅助设备,实现传统诉状一键转化,群众填表时长压缩了 75%。
“ 目前我们已在诉讼服务中心、人民法庭、综治中心等场地摆放了示范文本使用指引和‘ 二维码’ 下载渠道指引,当事人只要进门,就会有工作人员进行引导填写。而且,当事人与诉讼代理人也可以使用‘ 一张网’ 在线填写要素式示范文本。” 青山区法院工作人员介绍道。
深耕源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