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法治日报/2025 年/6 月/9 日/第 003 版政法
人才强基

技术驱动

机制创新
浙江海盐检察院以“ 三招” 破局赋能
本报记者 王春 本报通讯员 陈怡心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人民检察院仅有 46 名在编干警,是全市体量最小的基层检察院。曾经,这座基层小院面临着“ 人才断档、科技薄弱、效能不足” 的发展瓶颈。,会员享受50 万+最新公文资料,日日更新
通过人才强基、技术驱动、机制创新,海盐县检察院“ 三招” 破局赋能,成功将“ 人少” 劣势转化为“ 技多” 优势,开辟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检察院高质量现代化发展之路,以“ 小身板”实现了“ 大跨越”。
近三年来,该院获评全省成绩突出基层检察院等 9 项省级以上荣誉,更有 8 起案例入选国家级、省级精品案例。
交流轮岗激活高素质队伍内生力
走进沈荡检察室,检察官助理夏一帆正专注于协助检察官办理一起复杂刑事诉讼案件。
在基层磨砺,于检察成长。夏一帆从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交流轮岗至沈荡检察室,开始了自己
的磨炼之路。
“ 基层检察室业务全面立体,此次轮岗不仅让我对刑检业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能充分施展专长,助力检察室的公益诉讼检察朝着更加规范专业的方向发展。 ” 夏一帆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在海盐县检察院这样的“ 小院”,办案是主业,但又不止于办案。一名干警往往既要精通本职,又需熟悉“ 四大检察”,还身兼法治宣传、理论调研等职责。
如何打破业务壁垒,培养“ 一人多技”“ 一岗多能” 的复合型检察人才?
海盐县检察院以“ 系统谋划、按需调配、人岗相适” 为准则,积极探索出全链条干部交流轮岗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