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广西法治日报/2025 年/7 月/17 日/第 B01 版公安周刊
2686 份“ 一卡一回执” 背后
三江侗族自治县公安局程村派出所以阳光执法推动多民族社区治理
本报记者 李艳 特约记者 韦崇结 通讯员 石愿合
7 月 9 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南站社区的鼓楼内,琴音悠扬、歌声清亮,社区群众与民警围坐成圈,唱起法治歌曲。温馨民族团结图景的背后,藏着三江公安局程村派出所推动多民族社区治理的“ 密钥”。
南站社区是柳州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 共安置搬迁群众 4500 多户、 2 万余人, 其中侗、苗、壮等少数民族群众占比超九成。
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也意味着因民俗习惯差异带来的矛盾纠纷更为复杂多元。如何让法治阳光洒满村寨街巷,实现执法质效的全面提升?记者跟随“ 阳光下的守护” 法治公安主题宣传采访团脚步,来到获得“ 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等多项“ 国字号” 荣誉的程村派出所找到答案。
源头把控规范流程
“ 这个案子有些情节还不是特别清晰,必须再调查核实⋯⋯” 今年 5 月,程村派出所执法监督岗民警古越龙在审核一起殴打他人案件时,敏锐地发现案件存在事实尚未完全查清、法律适用不准确等问题。他发挥专业优势,指导办案民警开展补充调查,堵塞潜在执法风险漏洞。最终,警方依法对几名违法嫌疑人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决定。
“ 规范执法必须从源头抓起,通过执法考试可以带动全体民警从源头把控办案全流程的规范化,提升执法水平。” 程村派出所所长吴丹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