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广西法治日报/2025 年/7 月/9 日/第 004 版今日看台
用乡音传递法治温度的“ 三语调解师”
——记柳城县公安局社区民警黄燕英
本报特约记者 韦崇结 通讯员 林珑
在柳城县公安局大埔派出所,社区民警黄燕英 33 年如一日用“ 三语” 架起警民连心桥。这位能流利使用普通话、 桂柳话、 壮话的 “ 三语调解师”, 累计调解矛盾纠纷数百起, 化解率达 100%,成为辖区群众最信赖的“ 贴心人”。
从警以来, 她先后荣获柳州市农村门牌户口发放工作先进个人、 柳州市公安局优秀内勤民警、柳城县公安局优秀共产X员和优秀X务工作者等称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社区民警的使命担当。
语言密钥:搭建扎根基层的“ 语言桥梁”
黄燕英所在的正殿警务区,多数群众讲普通话、桂柳话和壮话。 “ 调解不是讲大道理,而是要用乡亲们听得懂的话”,这是她的工作信条。凭借这一理念,她的“ 三语调解法” 在当地广受赞誉:走访村屯时,她用亲切的桂柳话与阿公阿婆唠家常;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她以流利的壮话跟群众交心;处理复杂纠纷时,她则用标准的普通话阐释法律条文。 “ 黄警官,高速公路施工把我们的稻田都淹了!施工队还不认账,村民和施工工人快打起来了。” 今年 6 月 17 日,黄燕英接到大埔镇中回村良木屯村民的求助电话。罗鹿高速公路施工导致多户农田积水,多名情绪激动的村民围在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