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苏法治报/2025 年/7 月/18 日/第 004 版
辉煌十四五 政法显担当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江苏实践
从“ 黄牛扎堆” 到“ 全国优秀”
——盱眙县公安局车管所的法治化改革之路
本报记者 吴东平 孙浩然
30 分钟内坐在新车里上好车牌,如今已是淮安市盱眙县公安局车管所的日常。而在数年前,办车牌可是一件老大难,谁家要是买车上牌照,大家不是去车管所办业务而是找黄牛代办。要问为啥?流程不清晰,一个事项跑几趟;办事流程慢,上个车牌要一整天。
这样一个曾经的老大难却在 2020 年评上了全国一等县级车管所,2022 年 5 月,又被公安部授予“ 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 差生” 逆袭,靠的是啥?7 月 3 日下午,本报“ 辉煌十四五 政法显担当——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江苏实践” 主题新闻行动采访组来到这里寻求答案。
破旧习:从“ 混日子” 到“ 干实事” 的作风之变
2015 年 8 月,盱眙县公安局车管所来了一位年轻的所长,29 岁的郑嘉烁。刚到车管所上班没几天,她就到办事大厅门口“ 排长龙” 去了。
办业务排大队,这是当地群众对车管所吐槽最多的地方。郑所长实地体验了每一个环节,不
禁慨叹:黄牛的代办业务正是我们该做却没做好的服务!
“ 这个面貌得改!” 郑嘉烁暗下决心。
但当时车管所是个啥情况?民警 17 人、辅警 53 人,民警平均年龄 54 岁,好几位已经 58、
59 岁。
“ 来这里就是为了图个清闲,混混退休的,还指望老同志跟年轻人一样干事情?” 这样的声音,郑嘉烁没少听到。
但郑嘉烁在当地是出了名的“ 铁娘子”,在一线做交警 7 年期间,曾为擒获摩托车盗窃犯,被摩托车拖出十多米,腿脚被磨得皮开肉绽,肿得像馒头一样;也曾勇斗持匕首在大街上抢劫的歹徒⋯⋯
这股子劲儿,郑嘉烁带到了车管所,她抓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破旧习,从最基本的考勤抓起。
自由散漫惯了的老张, 上下班经常迟到早退, 也不打招呼, 用他的话来说, 谁家还没点事啊?多次谈心无果后,郑嘉烁按照考勤制度扣了老张的绩效考核工资。
老张急了,一次例会上,直接拍了桌子。“ 照章办事,对事不对人!” 郑所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