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广 西 警 察 学 院 学 报 2025 年第 38 卷第 3 期
Journal of Guangxi Police College 2025 Vol.38 No.3
公安院校质量文化建设路径探讨
张 琳
( 吉林警察学院,吉林 长春 130123 )
[摘 要]公安高等教育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源头和基础,质量文化建设是公安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围绕构建自我驱动、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教育生态系统,需系统推进质量文化理念的落地与融合。在对公安院校质量文化的内涵与建设现状进行厘清的基础上,从使命担当、服务导向、紧贴主线与良性循环四个方面阐述公安院校质量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提出三项建设思路:在育人理念方面,突出实战化导向的人才培养路径;在制度认同方面,融合刚性思想ZZ要求与柔性人性化管理;在结果导向方面,以 “ 五个度”育人成效驱动人才培养质量改进。
[关键词]质量文化;审核评估;公安院校;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048( 2025)03-0112-07
DOI:10.19736/j.cnki.gxjcxyxb.2025.0312
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2021—2025年) 首次将“高校质量文化”作为重要评估指标, 明确提出 “推动高校积极构建自觉、 自省、 自律、 自查、 自纠的高校质量文化” , 并将 “培育践行高校质量文化” 作为评估基本原则之一。 公安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基础和源头。面向新时代公安机关维护国家ZZ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新形势、 新任务, 公安院校亟须以本轮审核评估为契机,系统推进质量文化建设, 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一、公安院校质量文化建设的内涵界定
与现实需求
( 一)质量文化的内涵解析
文化是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价值取向和信念,个体行为的动因往往受其文化背景的深刻影响[1]。公安院校质量文化就是公安院校及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 强调学校、 教师与学生等主体在人才培养中的质量意识与责任认同, 推动质量的自我形成、 自我批判、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2]。在此过程中, 社会用
收稿日期:2024-11-29
基金项目:2023 年度吉林警察学院教研项目 (JJY-007)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 年度一般课题 (GH24520)作者简介:张琳 (1985— ) ,女,吉林警察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科员,教育博士,主要从事高校教学质量研究。
112
张 琳 公安院校质量文化建设路径探讨
人单位、 政府、 高校管理者、 教师和学生等多元主体构成了质量文化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若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仅停留在外在激励层面,师生行为虽表现出表面上的理性,实则缺乏由内而发的价值驱动, 难以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通过构建
“自觉、 自省、 自律、 自查、 自纠” 的 “五自” 质量文化,公安院校能够促使各类主体由功利理性走向价值理性, 使质量保障成为内在成长的精神需求,从而唤起广大师生的质量意识、质量责任和质量态度[3]。
公安院校结合 “五自” 质量文化建设实践, 有助于建立起自我驱动、 自我完善、 自我提升的教育生态系统。自觉是指公安院校在质量意识支配下的主动践行,是对质量文化认同后内生出的自发状态, 能够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 具备预见性的自我调整与优化, 保持对高质量的持续追求。 自省是质量主体基于自觉意识的自我反思习惯,公安院校通过审视自身行为、 决策和成效, 发现问题、 剖析成因, 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做出规制、 修正和改进。公安院校中的质量主体对自律有着更高的要求, 意味着要严格遵守各项规则、 标准和执行程序,并逐渐将其内化成主体的自觉认知和内在自我要求。自查是质量文化建设中质量主体进行的一项具体行动,公安院校各层级组织应定期对照质量标准,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自我检查与评价,及时掌握教学质量状况和目标达成情况, 确保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和解决, 同时也是对外问责重要的自我证明。 自纠是在自查的基础上, 质量主体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纠正, 体现了追求持续改进的信念。 这种自我纠正与形成性评价的核心理念一致,其目的不在于评价本身, 而在于目标的达成与不断完善。
( 二)公安院校教学质量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高校教学质量文化不等同于校园文化,前者
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推动着后者的形成与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一种群体性文化, 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 精神风貌、行为规范以及全体师生在学习与工作中所秉持的价值观、 信念、 态度和作风, 代表着学校的整体形象[4]。公安院校文化以ZZ建校为基本特征,长期坚持从严管理, 以形成良好的警风、 校风、 教风和学风。公安院校教学质量文化应以实战化培养为导向, 通过质量管理的制度完善、 标准制定与执行、 组织结构优化和质量意识培育等手段, 构建符合公安教育特色的 “五自” 质量文化体系, 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高效保障与持续改进。公安院校教学质量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的优化, 还关乎教育理念、管理模式、 制度体系与价值导向的全面升级, 确保实现全方位、 全过程的 “育警铸魂” 。 唯有如此, 才能有效培养出ZZ坚定、 素质全面、 实战能力突出的公安专业人才,切实回应新时代公安工作对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公安院校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 始终坚持以为X育人、 为国育才、 为警铸剑为根本任务, 以实战化培养为导向, 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积极推动与公安工作现代化相适应的质量文化体系建设。 然而, 当前公安院校在质量文化建设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一是亟须建立符合院校实际发展的质量标准和高效运行的制度体系; 二是服务实战、 贴近实战的教育创新力有待提高;三是全警育人相关的优质资源整合度和利用效率仍需加强。 与此同时,公安院校与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尚不健全,制约了实战经验的引入与资源共享的深度与广度。在公安院校教学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部分院校存在注重全面推进却忽视特色建设的问题, 尚未有效构建 “反向设计、 正向施工” 的科学育人模式。 教师层面对质量文化的认同感不强,缺乏主动参与教学质量改进的内生动
113
广 西 警 察 学 院 学 报 2025 年第 38 卷第 3 期
Journal of Guangxi Police College 2025 Vol.38 No.3
力, 易忽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根源在于对质量文化重视程度不足,缺乏专门的公安教育质量管理人才,尚未形成契合院校特色的标准体系与治理机制。
二、公安院校教学质量文化的价值意蕴
( 一)使命担当:立足教育强警和人才兴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