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广西法治日报/2025 年/7 月/17 日/第 A04 版今日看台
藤县司法局将非遗文化精髓融入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狮舞“ 跃” 上调解台 巧解基层“ 千千结”
本报记者 李继远 通讯员 黄玉溪 祝娟梅
抖毛振鬣、仰天长啸、弓身蓄势、碎步探桩⋯⋯立夏时节,在藤县中等专业学校内,醒狮队
员正在桩阵间辗转腾挪,训练场上鼓点铿锵。
藤县禤洲醒狮团有着“ 东方狮王” 的美誉,狮舞文化传承超百年。2011 年,藤县狮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 藤县司法局深挖狮舞文化精髓, 将传统艺术智慧与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实践深度融合,创新提炼“ 笑脸相迎、旁敲侧击、锣响鼓随、刚柔相济、一锤定音” 调解五法,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该机制运行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 2600 余件,推动基层治理从“ 止纷争” 向“ 筑和谐” 升级。
“ 笑脸相迎”:春风化雨润心田
在狮舞队伍的前头,手持葵扇的“ 大头佛” 笑脸迎人,憨态可掬的表演让观众的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藤县司法局以此为灵感,推行“ 笑脸相迎” 调解法,即一张笑脸相迎、一片真诚接待、一颗真心调解。
“ 拿不到工钱,我们就守在司法所!” 2024 年 8 月,藤县司法局和平司法所突然涌进十多名讨薪的农民工。所长莫弋明笑脸相迎、递上茶水,待农民工情绪平复后,迅速理清症结:原来这些农民工都在某铁路项目务工,因近期提前离职,与施工方某劳务公司就薪资结算产生纠纷,多次沟通无果后,才找到司法所寻求帮助。
莫所长当即联系某劳务公司,并组织农民工代表到该公司调解,通过以案释法,使劳务公司
与农民工达成和解,纠纷顺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