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法治报/2025 年/7 月/14 日/第 002 版要闻
德法润心
正向前行
——大宁县司法局打造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品牌侧记
本报记者 狄红生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近日,记者走进社区矫正第一线,实地探访社区矫正法怎样让司法行政工作提质升级,怎样影响广大社区矫正工作者的执业理念、工作作风和严谨态度,以此找到基层治理生态重塑的重要环节所在。
临汾市大宁县社区矫正工作立足“ 德法润心 正向前行” 品牌建设,创新构建“ 法治铸魂、德治润心、帮扶筑基、实践强能、部门联动” 五位一体的教育帮扶体系,始终围绕“ 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 工作目标,坚持因地制宜与守正创新相结合,扎实推进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高质量发展。5 年来,大宁县司法局累计帮助 200 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在规则的刚性约束与道德的柔性浸润中,重塑人生信心、顺利回归社会。
法治铸魂
刚性力量筑牢思想堤坝
社区矫正的核心是“ 矫心”,而“ 矫心” 的前提是“ 明法”。大宁县司法局将沉浸式法治教育融入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深处,用规则的刚性力量筑牢其“ 不想违、不敢违、不能违” 的思想堤坝。
该局打造“ 线上+线下” 立体化法治教育矩阵。线上,依托“ 大宁普法” 微信公众号,开设“ 社区矫正法治课堂”,定期推送法律法规解读、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线下,开设“ 德法大讲堂”,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围绕社区矫正法、民法典等重点法律法规,结合社区矫正对象违规收监、民间借贷纠纷等典型案例开展“ 以案释法” 活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5 年来,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120 余场,发放宣传资料 2000 余份,社区矫正对象法治教育覆盖率达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