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县教育局2025年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县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守护师生财产安全、筑牢校园金融防线、服务县域稳定大局”为核心目标,精准锚定“送法进校园”与“平安校园创建”双结合工作路径,通过机制构建、教育赋能、风险排查三维发力,全面提升教育系统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意识与能力,为县域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贡献坚实的教育力量。
一、提高ZZ站位,锚定工作方向,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
(一)强化统筹部署,压实ZZ责任。第一时间召开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题部署会,传达学习县委常委会会议精神及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工作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制定《XX县教育系统2025年打击和防范非法金融活动行动方案》,明确宣传教育全覆盖、风险排查无死角、问题处置零容忍工作目标。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及各级学校校长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股室联动协同抓、学校校长直接抓的四级责任体系,层层签订《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工作责任书》205份,将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
(二)创新工作机制,凝聚联动合力。针对教育系统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创新建立条线+属地双驱工作机制。“条线”上,由局安全管理股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基教、职成教、人事等股室,分别负责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教职工群体的非法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属地”上,依托各镇中心学校,将辖区内学校纳入属地管理体系,乡镇政府、派出所形成联动响应。同时,建立定期会商制度,每季度联合县金融办、人行XX支行、县公安局等部门召开工作推进会,通报风险态势、共享工作信息、协调解决问题,全年开展会商研讨4次,形成了教育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三)健全制度保障,规范工作流程。制定《XX县教育系统非法金融风险排查处置细则》,明确风险排查、线索上报、应急处置等各环节操作规范,建立排查—研判—处置—反馈全链条工作流程。畅通线索举报渠道,在各学校校门口、教学楼大厅设置举报箱260余个,公布县教育局及属地派出所举报电话,鼓励师生、家长参与监督。同时,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体系,权重占比不低于5%,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单位进行约谈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全年开展专项督导检查3次,下发整改通知书6份,均已全部整改到位。